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档案史志

《民乐年鉴2023·环境保护》

来源: 作者: 日期: 2025-02-24 16:06

【概况】    原民乐县环境保护局于2001年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分设,20193月撤销原民乐县环境保护局,组建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为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派出机构,下设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张掖市民乐生态环境监测站。

【环境状况】    全县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地表水考核断面双树寺水库水质达到类水质目标要求,城区供水总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类水质目标要求,51个千人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各项指标均达标;空气质量在全省86个县区排名第18名,空气改善排名第20名,改善率4.7%,在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排名第2名。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46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浓度均值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率为91%,完成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县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及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全县不涉及受污染耕地及污染地块,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和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污染防治】    严控建设施工领域扬尘污染,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防尘抑尘措施。加大在用锅炉综合整治力度,实现烟气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加强秸秆、枯草、农膜等禁烧管控力度,坚决杜绝四烧行为。持续加强燃煤煤质监管,严控不符合标准散煤直接进入流通环节。扎实开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专项整治行动,认真落实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完成丰乐镇卧马山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确保居民用水安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力推进“3330乡村建设污水管网项目,完成丰乐镇张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和三堡六坝段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委托第三方对全县入河排污口进行集中排查整治,从源头上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县化肥使用量增幅低于国家和省上控制指标,化肥利用率达到41%,农药利用率达到41.5%,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87%,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3.3%;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1%;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项目,摸排确定水质监测点位3个、土壤监测点位7个,实现重点流域和地域全覆盖。

【环境监管】    根据《张掖市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认真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制定《民乐县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共认领四大类39项具体整改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14项立行立改问题全部完成整改,25项限期整改问题完成整改24项,其余1项问题正在有序推进整改,交办的5件信访投诉全部完成整改。省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披露民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2个具体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紧紧围绕河湖整治、生态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高质量发展以及问题整改6方面24项开展排查。年内共排查发现各类生态环境问题24个,生态保护方面1个,污染防治方面23个,其中即知即改问题8个、限期整改问题16个,全部完成整改,共实施行政处罚13起,处罚金额26.5万元,均已执行结案;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巡查检查,建立巡查工作台账;配合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矿产资源等项目进行核查清理,保护区内无新的违法行为发生。按季度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年度资料收集和考核指标内容审核工作,做实做细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和环境监管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主动参与和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18起,全部办结,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完成5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南古镇城东村农村环境质量、洪水河等410万亩以上农田灌区和洪水河关闸桥入境断面、农业面源污染水质监测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完成化工产业园区和锦世化工周边地下水水质监测、县城建成区噪声点位布设及现场核查监测工作;进一步强化测管协同力度,完成省级环保督察信访投诉监测和监督性监测28次;全县45户重点排污单位自测率、上传率均为100%;修订《民乐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成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编制;组织锦世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以车间危险废物铬渣泄露为演练情形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按季度开展全县核与辐射例行检查工作,检查率、整改完成率均达到100%

【环境领域改革】    加强排污许可事中事后监管,下发《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告知书》,全县需提交执行报告的企业共37家,已提交年度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35家,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注销排污许可证2家。结合省生态环境厅反馈的排污许可证质量问题企业清单,对11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修改,并重新核发排污许可证;持续做好最多跑一次”“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切实履行好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制等要求。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要民生项目实行环评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环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完成重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40个,正在进行技术审核6个,正在编制4个,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已备案11个;无须办理环评手续54个;深入实施排放源统计调查等生态环境统计制度,完成2家重点监管企业环境统计数据直报工作和27家工业源、1家农业源和2家集中式环境统计年报工作。

【宣传教育】    结合“6·5”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低碳日等重点节日,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出行等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在民乐环保专题专栏,持续对项目审批、污染源监管、环境监测等信息定期进行公开。组织相关单位、群众代表开展环保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活动,召开2022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不断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